亲,欢迎光临小说旗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小说旗 > 其他类型 > 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> 第490章 品牌建设,提升价值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490章 品牌建设,提升价值

议事棚里的灯还亮着,油芯烧到中段,火苗略矮了些。我将风闻簿翻到新的一页,把昨夜记下的几条市场偏好重新梳理一遍。西境沙洲重辣味,寒原国求耐储菜,东海诸岛偏爱鲜甜果类——这些信息不能再只停留在纸面上。

“牌子的事,得定了。”我抬头看向坐在对面的李商人,“吴老说得清楚,外邦人不认人,只认信物。咱们的菜再好,没个名号,到了那边也只是无根之物。”

他正低头摩挲一块木片,听见这话抬起了眼:“名字倒是其次,可怎么让人记住?画坊那边我问过了,没人愿意接这种没谱的活儿。说是图样太细,刻不出来。”

顾柏舟坐在角落,手里捏着一根削了一半的竹签。他没说话,但听得很认真,手指停顿了一下,又继续往下削。

“名字我想好了。”我说,“就叫‘悦田记’。”

李商人眉头一跳:“悦?是你名字里的那个字?”

我点头:“云悦的悦,田园的田。不是贡品,也不是粗货,是有人在田里用心种出来的东西。‘记’字也不轻,是个承诺——这东西从哪来,怎么长的,都算数。”

他沉默片刻,忽然笑了一声:“倒也不俗。只是……会不会显得太软?那边的人看重气派,若一看是个女子起的名,怕是要压价。”

“那就让名字站得住。”我打开系统界面,在社交平台上发出一条新讯息:【求助:设计古风农产品牌标识,风格质朴不失雅致,需含禾苗与日出意象】。提交时扣去三十点能量值,换来一个基础纹样模板。

光幕一闪,不到半盏茶工夫,就有两人回应。一人传回一张手绘草图,线条简洁,一株弯腰的稻穗托着初升的日头;另一人附了段说明:北地商队常用烙印标记货箱,建议用火漆加暗纹防伪。

我把图调出来给他们看。李商人凑近细瞧,手指点了点那轮红日:“这个形,像不像咱们村口清晨照进田里的光?”

顾柏舟也走了过来,站在桌边看了看,低声说:“像。”

“那就定这个方向。”我提笔在纸上描摹轮廓,一边调整比例,“字体用变体手写,保留我们每盒亲笔写祝福的习惯。青绿色为主调,取生机之意,不用金粉,但要在光线下显出纹理。”

李商人抓起炭笔,试着临摹了一遍,摇头:“手工画可以,批量做不行。得有模子。”

“先做印章。”我说,“木刻试印,配上统一尺寸的纸盒。每批货加盖火漆印,颜色固定为深绿。再附一张种植手札,写明当季气候、播种日期和采摘时辰——不是为了炫耀,是为了让人知道,这不是随便哪个地里都能长出来的东西。”

他眼睛亮了些:“这倒新鲜。人家买回去,还能讲给客人听。”

“不止讲。”我翻开系统任务栏,开启一项新链条:【品牌成长计划·第一阶段】。首项任务弹出——“完成三个境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反馈收集”,奖励栏显示:防伪水印生成器(临时使用权)。

“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菜。”我合上界面,“是要让人提起‘悦田记’,就知道这是东方来的精品,干净、讲究、有来历。哪怕远在千里之外,打开盒子也能闻到泥土的味道。”

顾柏舟忽然开口:“我可以试试刻模。”

我和李商人同时看向他。他脸上没什么表情,只是把手上削好的竹签放在桌上,拿起一块平整的梨木片:“以前雕过孩子的玩具,不难学。”

“那你负责初版试刻。”我说,“尺寸按标准盒盖来,火漆印位置留正中。等系统那边的设计定稿,再改精细。”

李商人起身要走,临出门前又回头:“镇西的老吴要是知道你在弄这个,说不定能说些北地识货的规矩。要不要请他再来一趟?”

“不必急。”我摇头,“第一批样盒出来之前,先不扩大范围。消息传得太早,反倒容易被人抢先仿制。”

他点点头,抱着草图离开。帘子落下时带起一阵微风,灯焰晃了晃,映得墙上的功点榜影子轻轻摇动。

我取出一只空陶罐,倒出昨日收下的“西境一号”辣椒种子,放进透明小瓶,摆在桌中央。瓶身透亮,种子呈深褐,颗粒细长。

“这就是第一个要用‘悦田记’打样的作物。”我说,“耐旱、极辣,当地人奉为珍品。若能在沙洲打开销路,后续还可推其他调味辅材。”

顾柏舟盯着瓶子看了会儿,忽然问:“标签怎么写?”

“正面印火漆标,侧面贴纸条。”我拿出一张裁好的窄笺,“写‘悦田记·西境一号·首季试种’,下面加一行小字:‘采于春阳坡南田,日晒三日,阴干封存’。”

他听着,慢慢点头。

我们一直忙到深夜。我在新制的《品牌档案册》首页写下第一行字:“品牌非虚名,乃信誉之所寄,品质之所证。”笔迹沉稳,墨色饱满。

样盒终于做好了。纸盒用厚韧黄麻纸裱糊,四角包布,正面留出一方空白,正好嵌入即将刻好的木印位置。我用青绿颜料调出标准色样,滴在瓷碟里晾着。

顾柏舟把最后一块模具修整完毕,轻轻吹去木屑。他没说话,但眼神比平时更亮。

我将一枚未加盖的空盒放入木匣,准备用于三天后灵讯镜会谈时展示。正要合盖,忽然想起什么,转身从柜中取出一小卷素绢。

“再加上这个。”我铺开绢布,在一角绣了极小的一株禾苗与日头图案,针脚细密,“将来每批货里放一张,不显眼,但真品才有。”

顾柏舟接过看了看,指尖拂过绣线:“我来缝进盒底夹层。”

李商人第二天一早便来了,带来一位镇上的老漆匠。那人看过火漆样品,说深绿色难调匀,建议加微量松脂定色。我们当场试了三次,终于得到满意的色泽。

当天下午,首枚木刻印章完成。按下火漆印时,青绿印记清晰浮现,禾苗舒展,日头初升,四周环绕一圈细密回纹,像是田埂围成的圈。

我看着那枚印痕,心里清楚:这只是开始。

油灯烧尽前,我把所有资料归拢整齐,《品牌档案册》摊开放在最上面。窗外夜色浓重,议事棚内只剩我一人坐着,手指轻抚过册子封面。

下一步,是等灵讯镜开启,把“悦田记”的样子,第一次真正递到外面的世界面前。

我提起笔,在任务清单末尾添上一句:

“确保首次展示样本无瑕疵。”

笔尖顿住,墨滴落在纸面,缓缓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