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小说旗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小说旗 > 其他类型 > 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 > 第485章 合规商机,把握先机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第485章 合规商机,把握先机

炭笔落在桌角,墨迹未干。我盯着那行字——“成为三镇首个自主达标并获备案的民间协作组”,抬眼看向李商人和林婶。

“今晚就得动起来。”

林婶点头,把登记簿重新摊开:“人我可以马上召集,可你说的那什么……韧皮纸,真能成?”

“不只是能成。”我站起身,从包袱里抽出一张泛青的薄纸,“是必须成。”

我把纸递给她们。这是昨夜用系统给的配方试做的第一张样品,晒干后压得平整,边缘微微卷起。林婶接过,指尖搓了搓,又对着光看。

“不透水,还不脆。”她低声说,“比油纸还轻巧。”

“原料是桑树皮。”我说,“村里老桑林没人管,正好用上。今天一早我已经让顾柏舟带人去清枯枝了。”

李商人伸手摸了摸纸面:“这要是能批量做出来,成本至少省一半。可官府那边……真认咱们自己做的?”

“他们只认标准。”我翻开竹册,指给他看昨晚记下的条文,“防潮、抗撕、可追溯。我们一样不少,反而更严。比如标签——”我抽出一张小纸片,上面用木章压印着四行字,“产地、品类、重量、责任人,四联同步,错一个字整筐作废。”

林婶皱眉:“这得多细的人才能不出错?”

“所以不能靠一个人盯。”我说,“从今天起,成立‘三镇农产协作组筹备小组’。我牵头,你管人员调度和进度监督,李商人负责核算成本和对外联络。每五天开一次会,进度贴在高台告示栏上,全村可见。”

李商人没立刻应声,而是低头在纸上画了几笔:“采料、制浆、压纸、晾晒、编号、封签……十几道工序。要是哪个环节卡住,后面全停。”

“那就分段流水。”我说,“一组专剥皮,二组专熬浆,三组压模,四组晾晒。每人只做一道,熟能生巧。孩子也能帮忙——挑拣干净的树皮条,晒干就行。”

林婶终于松了口气:“我家雅柔就能干这个。”

“不止她。”我看着两人,“明天开始,凡是参与制作的户,按工时记功点,将来分红多一成。做得快、出错少的,额外奖两斤灵泉水稻。”

话音刚落,外面传来脚步声。顾承安跑进来,手里攥着一根桑树枝,上面挂着几片刚剥下来的树皮。

“娘!爹说这树皮能搓成线!”他仰着脸,眼睛亮亮的。

我接过枝条,树皮已经脱胶软化,轻轻一扯就分成细丝。“不错。”我摸了摸他的头,“回去告诉你爹,今天下午我要验第一批泡好的料,让他把灶火备好。”

顾承安蹦跳着跑了出去。我转向李商人:“你去趟镇上,打听一下官府什么时候开始收备案材料。顺便看看有没有谁已经在准备合规证——尤其是赵财。”

李商人点头出门。林婶留下来帮我整理名单。我们坐在高台边的长凳上,她一边写一边念:“陈大山家媳妇手稳,适合压签;刘寡妇识字多,能核对信息;还有赵家二妹,前阵子学过记账……”

“都叫来。”我说,“明天辰时,就在这个台子前集合。我要当众做一次全流程演示。”

太阳升到头顶时,第一批泡好的桑树皮送到了。灰褐色的皮条在草木灰水里泡了一夜,纤维松软,轻轻一搓就能分离。几个妇人围上来,试着用手剥,果然比干剥快了许多。

“这就是系统说的‘古法脱胶’?”林婶问。

我点头:“草木灰碱性温和,不伤纤维。晾两天,再用石碾压平,就是半成品纸基。”

当天下午,第一批压模的纸片出炉。三张一组叠在一起,用重石压了一时辰,取出时已平整如布。我当场剪下一角,浸入水盆。十息后捞出,滴水不透。

围观的妇女们低声议论起来。

“真的不烂!”

“这要是一天做几十张,咱们自家筐都能换新的。”

我趁势宣布:“从明日起,桑林采料由五户轮值,每户出两人;制浆在村东空屋集中进行,烧灶由男人们轮流管;压模和晾晒归妇女组,孩子负责翻晒。每日完工前报数量,监督组记档。”

散了人群,我回屋点亮油灯。桌上摆着五只新编的菜筐,内衬防水韧皮纸,外绑麻绳,每只都贴了完整的四联标签。这是我带着林婶和两个识字的媳妇,反复试了七次才做成的标准货。

我拿起其中一张副签,对着灯火检查编号。0485-03-07-12。前四位是今日日期,第三段是品类代码,最后是责任编号。一个数字都不能错。

门外传来窸窣声。几个妇人提着灯笼路过,手里还抱着未完工的纸片。

“再晒半宿,明早就能压模。”

“我家男人说,只要这东西真能用,他情愿夜里守灶。”

我吹灭灯,坐回桌前。竹册摊开,我在最新一页写下:

**首批五十筐样品完成封装,明日申报名正式提交。**

笔尖顿了顿,又添一句:

**能量值当前余额:1,670。**

系统界面浮现在脑海。

【任务更新:建立合规包装生产线】

进度:67%

奖励预览:初级质检仪(便携式湿度检测工具)

我合上竹册,听见远处传来捣浆的声音。夜风穿过窗缝,带来一丝草木灰的气味。

堂屋中央,五只标准筐静静立着。我伸手抚过其中一个的标签,指尖触到底签上的刻痕。那是顾柏舟亲手刻的木章,边缘有些毛糙,但字迹清晰。

明天第一个送去验的,就是这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