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巧巧心里明镜似的,知道韦氏这是借豆腐讨好公婆,想免了她“挑粪”的惩罚。
前几日韦氏偷懒,该她清理的猪圈没清理干净,被张金花罚去挑粪。
黎巧巧不慌不忙,夹了一小块豆腐尝了尝,点头称赞:“庞记的豆腐果然名不虚传,大嫂真是有心了。爹娘辛苦,是该多吃些有营养的。”
她不但不接韦氏的招,反而顺着话头夸赞,这让准备看戏的韦氏一时语塞。
吴多福尝了口豆腐,满意地点头:“老大媳妇有心了。不过这豆腐金贵,以后不必破费。”
韦氏忙道:“不破费不破费,只要爹娘身子好,花点钱算什么。”
张金花默默吃饭,不动声色地看了大儿媳一眼,心里跟明镜似的。
她这个儿媳,无事献殷勤,非奸即盗。
……
翌日。
鸡叫三遍,天还蒙蒙亮,万福村还笼在一层薄雾里。
老吴家厨房,已经冒起了炊烟。
黎巧巧站在新砌的灶台前,看着两口大锅里咕嘟咕嘟滚着的豆浆,蒸汽腾腾而上,熏得她额头冒出汗。
这大灶是请公吴多福赶着砌起来的,用的黄泥混着稻草,虽然粗糙,但结实耐用,正好能放下两口大铁锅。
“巧巧,这豆浆快好了吧?”张金花探头往锅里瞧,脸上又是期待又是忐忑。
她今早天不亮就起身,指挥着全家女眷忙活,生怕误了时辰。
“快了,再煮一会儿就去浆渣。”黎巧巧用木勺搅动着锅里的豆浆,浓郁的豆香弥漫在整个厨房。
厨房里挤满了人。
韦氏正不情不愿地坐在灶下添柴火,二房媳妇袁氏和三房媳妇柳氏则在一旁用石磨磨着第二批豆子。孩子们也都醒了,挤在门口朝里张望,叽叽喳喳好不热闹。
“这得费多少豆子啊?”韦氏一边往灶膛塞柴火,一边嘀咕,“要是做不成,这些豆子够咱家吃好几顿了。”
袁氏推着石磨,接话道:“听说,光买这些家什就花了小半两银子,要是赔了本,咱们可就喝西北风咯。”
“少说晦气话!”张金花瞪了两个媳妇一眼,“巧巧是从书局里看来的方子,还能有错?读书人写的东西,能是瞎编的不成?”
黎巧巧听着,心里暗笑。
自从那日尝了县上有名的庞记豆腐,发现味道不过如此,这才动了做豆腐的心思。
她随口编了个从书上看来的借口,没想到张金花深信不疑,并且鼎力支持。
“娘说得是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”黎巧巧顺着话头说,“我看了好几本书,这方子应该是错不了的。”
厨房角落的杂物房里,小哑女如意正扒着门缝朝外看。
黎巧巧做主收留了这个无家可归的孩子,安置在杂物房里,每日给些简单的吃食。
眼下她忙得脚不沾地,也只能放任那孩子自己待着。
豆浆煮得差不多了,黎巧巧指挥着袁氏和柳氏一起将豆浆舀出,用细布过滤去渣。
白色的浆水哗哗流进大木桶里,看得一屋子人眼睛发直。
“接下来就是点卤了。”黎巧巧取出早就调好的石膏水,小心翼翼地往豆浆里加。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全家人都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。
黎巧巧心里其实也有几分紧张。
她前世虽学过做豆腐,但毕竟多年没有亲手操作,再加上这里的工具材料都简陋,成败还真不好说。
如果失败了,不仅赔了本钱,在这家里的日子恐怕也会更难熬。
豆浆渐渐凝固,形成了豆花。
黎巧巧松了口气,舀起一勺给张金花看:“娘,您瞧,成了!”
张金花凑近一看,只见那豆花洁白细腻,颤巍巍的,喜得直拍大腿:“哎呦喂,真成了!真成了!”
豆花的香气诱人,门口的孩子们都咽着口水。黎巧巧见状,笑道:“我给大家盛碗豆花尝尝。”
说完,她给每人碗里都盛上热乎乎的豆花,又撒上一小撮红糖。
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接过来,呼呼吹着气就往嘴里送。
“真甜!真香!”大房的庆临吃得满嘴都是,乐得直跳脚。
韦氏本来还想挑刺,可一口豆花下肚,那滑嫩香甜的滋味让她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,只嘟囔道:“是比一般的豆花细嫩些。”
张金花尝了一口,眼睛一亮,却马上板起脸来:“尝个鲜就行了,剩下的都得留着做豆腐卖钱呢!”
豆花压制成型需要时间。
黎巧巧将豆花舀进铺好细布的本框里,盖上面板,又压上一块洗净的大石头。
等待的工夫,她也没闲着,带着两个妯娌清理工具,准备下一锅。
日头渐渐升高,厨房里闷热难当,但谁也没离开。
大家都想亲眼看看,这劳师动众做出来的豆腐,到底是个什么模样。
约莫过了一个时辰,黎巧巧觉得时候差不多了。
她在全家人的注视下,小心翼翼地搬开石头,揭开面板,露出方框里的东西。
“天爷!这么白!”柳氏先惊呼出声。
只见木框里,一方洁白如玉的豆腐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,与市集上卖的那种发黄的豆腐截然不同。
黎巧巧用刀划开豆腐边缘,将木框翻转过来,一整板豆腐就完整地脱了出来。
她切下一小块,手指一按,豆腐颤巍巍地弹了回来,紧致又有弹性。
“这、这真是豆腐?”韦氏瞪大了眼睛,不敢相信,“县上庞记的豆腐也没这么白净好看啊!”
黎巧巧心中得意,想起前几日尝庞记豆腐时那酸涩的口感,更加确信自己的豆腐能卖个好价钱。
她切下一小块豆腐,放入碗中,撒上盐粒,滴了几滴自家酿的酱油和香油,简单一拌,递给张金花:“娘,您尝尝看。”
张金花接过碗,夹起一块豆腐送入口中,细细品味。
豆腐的豆香纯粹,口感绵密,确实比昨晚吃的豆腐都要好上不少。
“你们都尝尝。”张金花发话道。
黎巧巧又拌了几碗,分给众人。连躲在杂物房的如意也得了一小碗,吃得眼睛发亮。
“真好吃!比肉还香!”三房的小香荷咂着嘴说。
袁氏也点头:“确实比市上卖的好吃多了,这要是拿到县上去卖,准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张金花眼见为实,当即拍板:“这么金贵的东西,可不能自家人吃光了。剩下的都得留着明日赶集卖钱!”
她又转头对黎巧巧说:“巧巧,你这方子果然是从书上看来的?读书真是有用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