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咚咚咚!”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,伴随着驿卒不耐烦的呵斥:“姜小姐,太守府来人说,让您即刻去河道查看!若是再拖延,就要治您玩忽职守之罪!”
姜瑜刚把胡漂亮放进铺着软布的竹篮里,门就被推开了。褚玄胤快步走进来,看到竹篮里虚弱的灵狐,脸色瞬间沉了下来:“怎么回事?”
“苏氏派侍女送了毒茶,胡漂亮误食了。”姜瑜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意,她将竹篮递给褚玄胤,“你看好它,我去会会他们。”
走出房门,就见驿卒身后站着两个熟悉的身影——正是昨日被她用真言符揭穿的太守府仆役。两人脸上还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,看到姜瑜,却又硬着头皮上前:“姜小姐,别浪费时间了,赶紧跟我们走!”
其中一个仆役伸手就要拉姜瑜的胳膊,指节粗硬,带着蛮横的力道。姜瑜侧身避开,指尖凝聚的元气轻轻点在他的手腕上——仆役像被烫到似的惨叫一声,手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肿起来,皮肤下还隐隐有黑色的纹路在蠕动。
“你、你对我做了什么?”仆役疼得冷汗直流,捂着手腕连连后退。
“没什么,只是让你尝尝蛊毒的滋味。”姜瑜的声音冷得像冰,目光扫过另一个仆役,“方才青禾送的茶里掺了蛊虫,你若是想解毒,就老实交代——苏氏让你们来找我,到底有什么阴谋?赵鹤又在哪里?”
仆役的脸色瞬间惨白,他早就听说过姜瑜的玄术本事,此刻哪里还敢隐瞒,“噗通”一声跪倒在地:“姜小姐饶命!是夫人让我们引您去河道的偏僻处,赵大师会在那里设下陷阱,毁了您的符具!赵大师现在就在河道的老柳树下等着您!”
姜瑜挑眉,没想到苏氏和赵鹤这么快就忍不住了。她转身对驿卒道:“麻烦你去告诉太守,就说我在河道等他,有要事相商。另外,把青禾也叫来——我倒要问问她,这蛊毒茶水是谁让她送的。”
驿卒哪敢怠慢,拔腿就往太守府跑。姜瑜跟着两个仆役来到河道,刚拐过弯,就看到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柳树——赵鹤站在树下,手里拿着个黑色的布包,布包鼓鼓囊囊的,不知道藏着什么东西。看到姜瑜,他嘴角勾起一抹阴笑,声音里满是得意:“姜小姐倒是准时,只是不知道,你今日还能不能活着离开这里。”
“是吗?”姜瑜从背后抽出桃木剑,剑身上的符文在阳光下泛着金光,“我劝你还是束手就擒,免得等会儿褚侯来了,你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。”
赵鹤的脸色瞬间变了,他显然没想到褚玄胤会来。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,褚玄胤骑着马赶来,身后还跟着几个身着黑衣的暗卫。他看到姜瑜安然无恙,紧绷的脸色才稍稍缓和,翻身下马时,眼底的冷冽却丝毫未减:“赵大师,光天化日之下设陷阱害人,你这岭南玄师的名声,怕是要毁了。”
赵鹤见势不妙,转身就要逃跑,却被暗卫拦住了去路。两个暗卫一左一右地按住他,将他按跪在地上,黑色的布包掉在地上,滚出几枚刻着诡异符文的铁钉。褚玄胤走到姜瑜身边,声音放柔了些:“你没事吧?胡漂亮怎么样了?”
“我没事,胡漂亮已经解毒了,只是还很虚弱。”姜瑜摇头,目光落在被按在地上的赵鹤身上,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,“赵大师,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要说?”
赵鹤被按在地上,脸贴着满是尘土的地面,却依旧嘴硬:“你们别得意!苏氏夫人不会放过你们的!她手里还有更厉害的东西,能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!”
姜瑜冷笑一声:“苏氏?她自身难保了。等太守来了,我会让他看看,他的好夫人到底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。”
远处,太守带着青禾匆匆赶来。看到被按在地上的赵鹤,还有姜瑜手里那杯泛着异样光泽的茶水,太守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隐约猜到了什么。姜瑜走上前,将茶杯递到他面前,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:“太守大人,您的夫人让侍女送毒茶害我,还让赵鹤设陷阱毁我符具。您若是再不管管,这潇湘郡的百姓,怕是要遭殃了。”
太守的目光落在茶杯里,那只黑色的小虫虽然已经死了,却依旧让人头皮发麻。他转身看向青禾,声音里满是怒意: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是不是苏氏让你做的?”
青禾吓得双腿一软,“噗通”一声跪倒在地,眼泪瞬间涌了出来:“太守大人饶命!是夫人让我做的!夫人说,只要除掉姜小姐,赵大师就能帮她解决河道的怨煞,还能让她早夭的儿子起死回生!夫人说,她已经找到祭阵的方法了,只要用足够多的活人做祭品,小公子就能回来!”
这话一出,太守浑身一颤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。他踉跄着后退两步,难以置信地看着青禾,嘴唇哆嗦着,却说不出一句话——他一直以为,儿子的死只是意外,却没想到,苏氏为了让儿子起死回生,竟然不惜用活人做祭品。
姜瑜看着太守震惊的模样,眼底闪过一丝了然。她握紧了手里的桃木剑,心里清楚,这场风波,才刚刚开始。
****************
太守府的马车在河道旁停下时,车轮碾过岸边的碎石子,发出“咯吱”的闷响,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似的。姜瑜率先跳下车,刚蹲在岸边,指尖就蘸了点河水——那凉意顺着指缝往骨头里钻,比寒冬腊月的冰碴子还刺骨,指尖甚至能摸到水里裹着的细碎怨念,像扎人的小刺,让她眉心不自觉地蹙起。这怨煞比她预想的重多了,而且怨气源头散得很开,显然不止一处。
“姜小姐,这河道全长三里,最浑浊的是中游那片水域。”太守跟在身后,声音里满是愧疚,他的官帽歪了半边,衣摆上还沾着赶路时蹭的泥点,“百姓说,夜里经过中游时,总能听到孩童的哭喊声,有时候还能看到水面上浮着小鞋……先前是我被苏氏蒙蔽,让您受了委屈,还请您多担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