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福禄被叫到台上,还没有说一句话,台下就有人叫喊起来。只见这人来到舞台跟前,又叫了一句。说道:“喂,这一位拿话筒的,给我叫一下子李四。”
明明看到李四就在这左边,没想到来到跟前,李四又被一个人拉到右边。这里这么多人,想叫一个人真不容易。没有办法,只好求人。
台上拿话筒的,本是一位主持人,向周围看了一看,不像有人是在叫他,这里也没有他认识的人。所以,也就没有注意,依然在忙自己的事情。
台下这人又叫了一遍,台上的主持人一看,这人确实是在叫自己,于是就走了过来。说道:“你在找谁?”
“我找李四。”
主持人皱了皱眉头,说道:“这里的人,我都认识,没有你要找的人。我们是在举办一个婚庆,请问你有什么事吗?”
“我找的就是今天娶媳妇的那一个人,他叫李四。我看见他了他刚,刚去了那边。你给我叫一下他,麻烦你了。”
“我再给你说一遍,我们这里没有李四。”主持人又一想,“噢,你找的或是李福禄吧?”
“他的大名字我不知道,只知道小时候人都叫他李四。”
直到此时,主持人算是弄明白了。于是到了那边,叫道:“李先生,那边有人找。”
这李四出来,向前面一看,原来是麻子二的父亲。领着一个小孩,后面跟着老伴。站在台下,正向这边张望。
李四只得下去,对这老者说道:“老叔,你老怎么来的?”
麻子二父亲一看是李四来了,就有些激动。两手哆哆嗦嗦,从褂子里边一个褡裢里掏出一卷子钱,递给李四。
李四说道:“你这是干什么?我这里谁的钱都不要,怎么能要你的?”
麻子二父亲说道:“作为一个人,心里要有数,不能过河就拆桥,你帮了我那么大的忙,我这也算是帮帮你。”
“老叔,你把钱先装起来,这就算你给我了,等我用着的时候,自会去你那里拿。现在你老叔要找个地方坐下。我还有事,你就去吧。”现在这个时候,李四确实没有时间跟这老人说话。
李四一边说着,一边叫人把他们一家几口人看安顿到哪一桌上。
只听得麻子二的父亲自己对自己说道:“苍天有眼,可叫好人有好报。”
这麻子二的父亲,看了几个桌子,人人都穿的像个客人,再看看自己和老伴,浑身上下,脏兮兮的,孙子身上也不干净。就想到当初,远不是这样,也是当时的一个利索之人。到了哪里,也是这个喊那个叫的,好不热情。
如今沦落到这步光景,都是躲着再躲着。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。一步错步步错,当初儿子若不是入了团伙,靠自己出力挣钱,虽说日子过得艰巨,但一家人其乐融融,总不会落得这般光景。
这就是,“虎落平阳受犬欺,落魄的凤凰不如鸡”。世态炎凉,人情冷暖。人要拉了要饭棍,亲戚朋友都不认。天灾人祸时时有,不知哪天到谁家。
麻子二的父亲看到,今天这里,果然没有自己坐的地方,与其遭白眼,不如回家去。于是起身领了孙子,带着老伴,一步一步走回家去。
时间到,新婚典礼这就要开始了。
话说这主持人别出心裁,第一就是要新郎唱一首歌。唱什么?不限内容,只要把桌上的宾客逗笑就行。也是主持人临时起意,想找个乐子。李四也是,长这么大,今天是最高兴的一天。
这主意,上台前没说,搞突然袭击。确实难以招呼。李四高兴归高兴,但要叫他唱一段,还有点难。
李四自幼没有艺术细胞,五音不全。长大之后,打架斗殴在行,别的不会什么。哪里弄过这么一套?站在舞台中央,说道:“你这是出的个什么馊主意?天仙女不拿,真想拿大汉。”
有人说:不怕李四没有,就怕李四转圈。这一转圈,李四就来灵感。果然,李四转了几圈,灵感来到,词也有了,哥也有了,事也有了。
李四忽的想到,小时候二奶奶教的一首歌,人的脑子就要灵活,李四一下子想到了二十年前。这歌多年没有人唱了,唱起来行。容易引起人们的记忆,容易引起儿童们的好奇。不论大人小孩都能把他们逗乐。
话说这歌也有歌名,李四记得清,叫做《小叭狗上南山》。歌词李四虽说是记不很准了,反正大差不差。李四想到这些,心中有了底气。唱过之后,要都不笑,没有反应,老子就不姓李。
“小叭狗,带铃铛,慌啷慌啷到集上。想吃桃,桃有毛。想吃杏,杏又酸。气的小狗下南山。南山有个卖盐的,腌的小狗咸咸的。”
主持人把话筒递给了李四。李四就清了清嗓子,唱了起来。这本就是儿歌,儿歌就有儿歌的动作,什么狗耳朵呀,什么吃桃吃杏呀,什么小狗生气上山呀,都带上了动作。
李四这声音,唱到动情处,就似磨棋子压着狗耳朵,顾不了这些了,连着唱了两遍。 列位有所不知,表演带上动作,是李四的长项。李四对这个儿歌的动作又相当的熟练。最后一个动作,需在地下打一个滚。李四没有含糊,随即打了一个滚。反正有红地毯。
餐桌上大都坐上了人,这些村里来的人,天天大都是忙的没黑没明,一天当成两天过。对这些儿歌又亲切又生疏。亲切的是谁不是唱着这些儿歌长大的?生疏的是久违了,好多年既没唱也没听到这些儿歌了。
李四在台上唱,台下面就和了起来。李四唱完,下面就“呱唧”起来。声音震荡着整个大厅。“再来一个,再来一个。”非常热闹,不少小孩子来到台前,要一睹风采。
主持人也受到了感染,说道:“李先生,都叫你来一个,就来一个吧。”
李四想到,来一个就来一个,怕你何的。于是想也没想就唱了起来。
“月亮娘,明晃晃,开开门,铰衣裳。先铰啥,铰绫罗。打发吾哥上了学。吾哥要喝糖和面,粗箩筛来细箩担。擀成面条一张纸,切成面条一根线,下到锅里提溜转。拨拉拨拉喝三碗。”
这一曲唱完,又是一个小高潮。主持人接过话筒,说道:“李先生这儿歌,不逊于明星大腕。真不简单。有机会了,推荐你上春晚。”
主持人一声开始,音响视频就开了起来,哇哇啦啦弄得,整个大厅都听不见他人说话。整个程序也不过就是一讲二问三咧咧。
不怨李汝孟对这所谓西式婚礼不大感冒。驴头不对马嘴。东一块补丁,西一块补丁,拼凑在一起没有一点文化气息,也不会有什么传承。白白的浪费钱财,好好的一个婚礼弄得庸俗不堪。待到当家的睡醒,把它制止了方好。
反过来调过去,就只一个主持人说话。最核心的就是鞠躬那一会。今天的情况有点特殊。到了要对父母鞠躬之时,只上来姜道成一人。姜道成坐在那里,主持人喊道一鞠躬,再鞠躬。
还没到三鞠躬之时,就看见这李四拉了一下白菜,向前一步,就给姜道成跪下把头磕下去了。白菜还同时叫了一声,“爹爹好。”姜道成慌忙站起,掏出红包,就递给了白菜。这才是最实在的婚礼仪式,意义大于一切。
李四、白菜这一跪,主持人也是慌了。不过很快反应过来,把姜道成请下台去。李四扶住姜道成,跟了过去。
主持人一看说道:“李先生,不要走。”
李四看了看,也没管他那一套,直把姜道成送到座位之上,方才回到舞台。
接着,这主持人高声说道:“请李福禄先生的师父,周风先生和夫人上台。”
众人这才注意到,怎么李四的师父是个毛头小伙子。这小伙子两天了,一直坐在李四的院子里稳风不动。原来是李四的师父啊?
话说周风与悦荟手牵着手,上的台来,众人一看,简直是一对玉人,大家赞叹不已。等得二人坐下,还没待主持人说话,李四、白菜就双双跪到师父师娘面前,随即磕下头去。周风悦荟各拿出红包,每人两个。
主持人接过红包,故意抖开了一个,只见这里面每个包里都是两千元。递给了李四白菜。
主持人又说道:“谢谢师父师娘的红包。“李四、白菜又把头磕了下去。
等到婚礼结束,时间已过了半晌。李汝孟宣布开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