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欢迎光临小说旗!
错缺断章、加书:站内短信
后台有人,会尽快回复!
  • 主题模式:

  • 字体大小:

    -

    18

    +
  • 恢复默认

这和正玉原本的计划相辅相成,他没什么推辞的必要。

他不再犹豫,点头应道:“若能促进两界和睦,正某义不容辞。只是不知这‘中立’该如何把握?是否有某些禁忌必须避开?”

“不必刻意为之。你作为一名医者自然流露的仁心与善意,便是最有力的友好证明。”

她顿了顿,时之池的水面再次荡漾起来。景象却不再是地宫,而是正玉之前被软禁的贵族城堡。

“此外,将你紧急接来,也存有一份私心,是为了护你周全。”王的声音低沉了几分,“你可知,若按原有时间轨迹发展,你未被接引、继续留在那位贪婪贵族的掌控中,将会遭遇什么?”

左不过囚禁、利用与献祭……但正玉仍是配合地上前,凝神看向池中。

水面景象飞速流转,如同快进的戏剧:

——他的医术,不仅用以救治麾下士兵,更借此笼络人心扩张势力;

——他“神使”的名号被大肆宣扬,成为贵族扩张统治合法性的旗帜;

——边境摩擦升级为吞并他族的征伐,战火蔓延哀嚎遍野民不聊生;

最后,就连那不断膨胀、充满危险的地宫,也被贵族视作可掌控的力量之源,派人深入探索,却引来更剧烈的魔气爆发;

画面定格于一场剧烈的民众暴动与贵族血腥镇压之上,烈火焚城,哀鸿遍野。

而画面中的“正玉”,则被囚于高塔,憔悴不堪,成为贵族用以安抚民心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“祭品”。

“‘圣人’之死,为旧时代终结加冕,为新时代贵族铺路——那位贵族,正是如此谋划的。

她企图以你的陨落,换取她家族命运的又一次‘如愿以偿’。

因此,我等不得不插手,将您从这命运漩涡中强行带离。”

王的语气不容置疑,

“你的‘消失’,本身就会成为民众反击的号角。

他们会认为贵族触怒神恩,反而能更快凝聚力量。而你,无需成为那个牺牲品。”

正玉看向几个熟悉的面孔,叹息:“百姓何辜。”

“权力的更迭,总要流血。”女王的话语冷静几近冷酷,“在你出现之前,此地局势已比上一次观测时更加糜烂。

医术与声望,虽延缓了爆发的节点,却也助长了贵族的野心。

但我可以肯定,因你所带来的影响,这片土地最终将以一种相对……更平稳的方式完成转变。

精灵族会在暗中引导,一如过往无数次所做的那样。”

说到这种地步,王展开一道散发着柔和蓝白色光晕的旋涡之门。

“如若你知晓利害关系,已准备妥当,就请动身。”

正玉注视着时之池中那个可能发生的、烈火滔天的未来,忽然拱手郑重道:“陛下此番恩情,正某没齿难忘。但既然已知晓未来,我更愿留在此地,为百姓争取一线生机。”

他心中不忍,无法接受王的安排。

王却微微抬手,示意他稍安勿躁。

她看透了神使的疑虑,是一种对自己“是否值得如此大动干戈”的、属于东方谦逊君子的潜意识怀疑,与对黎明百姓受此煎熬的不忍。

“神使阁下,”她的声音温和却极具穿透力,“你是否认为,贵族仅仅是想利用你的医术与声望,并在最后将你牺牲,以换取‘心想事成’的恩赐?”

“...陛下不妨直言。”正玉轻叹。

他作为外来者的认知局限,依然使他低估了自身“存在”所蕴含的巨大价值。

即便有所察觉,仍须局外人点破。

王轻轻摇头,指尖再次点向池水,景象变幻,出现了另一条时间线的细微碎片:那是他被软禁期间,贵族举办宴会的片段。

【仅是“偶然”让他出现在露台上,对下方聚集的民众微笑颔首。就只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,竟引发下方人群狂热的欢呼。

甚至贵族推行新税的命令,也因此顺利实施。】

“你或许还不完全理解,‘神使’身份在此地意味着什么。”

她缓缓道,“它不仅是荣誉或力量,更是一种终极合法性的象征。

你的‘存在’,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祝福与认可。”

她注视正玉,语气极为认真:“对你而言,或许认为需做出具体功绩、治愈特定疾病才算‘帮助’。

但在贵族,甚至在许多民众潜意识中...

仅将你留在身边,或邀你至领地‘走走’,本身就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交易。”

“赚在哪里?”他确实无法理解这种近乎迷信的逻辑。

“赚在预期,赚在信心。”王一语道破,“被压榨已久的民众,早已习惯于在绝望的规则内挣扎。他们看不到希望,因为任何改变都需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,且没有任何‘保证’能确保回报。

因此,他们连‘尝试’的意愿都已丧失。

但贵族不同。

她们是规则的制定者与最大受益者,深谙‘象征’的力量。你的出现,就是一个最强的‘象征’——一个来自神只的、活生生的、仁慈的‘象征’。

拥有你,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拥有,就足以给死水般的局面注入巨大而不可控的‘预期’。

民众会想:‘神使都站在她那边,或许这次会不一样?’这种模糊的期待,足以让许多人愿意再‘赌一次’。

而对贵族而言,煽动和利用这种‘预期’与‘信心’,是成本最低、收益最高的统治手段。哪怕你什么都不做,你的存在就是她最大的政治资产。

你只需露一面,她所获得的隐形收益,便远超付出。”

正玉彻底明白了。

他想起大唐宫廷中,有时皇帝仅仅是在某位大臣生病时派太监送一碗羹汤,就能引得朝堂风向微妙变化。

原来在此地,这种“象征意义”被放大到了如此极致的地步!

“如此说来,人人皆欲得我,只为证其‘天命所归’?”

王颔首:“你的医术与品性固然真实,但贵族们追逐的,更是你所带来的‘天命’光环。只要你还在她掌控中,她就是母神青睐的那个领主。

她可借此推行任何事,包括那试图掌控地宫的危险野心。而一旦事不可为,她还能将你‘摔碎’,以你的死最后一次激荡命运,为她实现愿望。”

正玉扶额,只觉一阵头痛。

闹了半天,我并非钦差大臣,倒成了传国玉玺?西尔文家族迟迟未倒,难道是因为我镇在她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