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了两个小时把船桥的设计图画完。
李枭就又查找起了关于柴油发动机的具体信息,倒也是很顺利的找到了Yc4w1.6t柴油机发动机的设计图。
虽然这款发动机属于2000年以后才制造出来的,但并不属于军工用品,很多车子上都用过这一型号的发动机。
设计图并不是什么秘密。
这也是让李枭松了一口气,毕竟这要是如果找不到设计图纸的话,他还要费劲的找替代品,那就比较耗费时间了。
而这一次仔细研究,李枭倒也看懂了这款发动机的设计思路。
整体的设计思路就是围绕着三点来,轻量化、高性能以及可靠性。
轻量化就是用铝合金等材料来实现这一点,让发动机整体的重量减轻,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好的降低车辆整体重量。
从而来提高燃油经济性。
如何实现高性能,这款发动机则是从三点进行了改进,燃油喷射系统、进排气系统以及传动系统。
燃油喷射系统,发动机上采用的是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,这种喷射系统提高燃油雾化效果和燃烧效率,以达到提升发动机动力性能的目的。
进排气系统采用的则是提高进气压力和空气质量,增强发动机的充气效率的方法,这种设计很独特。
在他的气缸盖上有两个独立进气道,其中短气道可以关闭,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低速时的进气涡流,然后只要采用切向进气系统,就能够使空气偏心进入气缸产生涡流,这样一来也能够优化燃烧过程。
如果在没学设计前,看到这种设计李枭顶多就是“哦”一声,知道厉害,但并不知道究竟有多厉害。
但现在对机械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李枭真正明白了这种设计的高超,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。
传动系统就更不用说了,设计的也很精巧,整体设计下来不仅安装容易、成本低,并且传动还很平稳,能够保证发动机各部件的精确配气和供油,这最后一点就太不容易了。
不过这也增加了这款发动机研究的难度,想要研究出来也没那容易。
其中最难的就是气道的制造,以及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制造。
气道的制造
就是气缸盖那两个独立的进气道,一个短气道可以关闭,让提高低速时的进气涡流,另外一个则是切向进气系统。
这种设计对气道的形状、尺寸精度要求都很高,必需要精确的加工工艺,来保证气道的性能,这样才能够确保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和燃烧效果。
这个就很难了,特别还是制造气道的时候,难度十分的大。
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中的高压泵和喷油器等关键部件,也是需要很高的精密制造工艺,才能够保证精确控制燃油喷射的时间和量。
这个加工的难度也很高,李枭还真没太大的把握。
至于说全铝机体制造,这个相对于就比较容易了。
虽然需要高压铸造技术,来制造壁厚更薄、结构更复杂的缸体,以保证强度,也需要通过结构设计,增加加强筋、肋骨等结构,来弥补发动机结构强度。
但好歹这些国内已经能够制造的出来,最多就是费点时间,打造模板,但精密度这个问题,这个解决起来是真的不容易。
只能说是慢慢研究,看看如何解决。